<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2008-04-27 15:32:00
        来源: 政府办
        作者:
        责任编辑:
        【字体: 打印
        索引号 000014349116104020160155571/2022-00762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发布机构 365bet足球官方开户网_365老玩家入口_365bet体育投注
        公开日期 2008-04-27 有效性
        主题词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区人民政府区长彭新盛作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10月30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回顾过去五年  矢志加快发展
        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
         
            过去的五年,是渭城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重大转折,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率先发展,积极探索新思路,勇于破解新难题,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区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开创了政通人和、安定团结、经济繁荣的新局面。
            五年来,我们着眼于加快发展,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6%,预计2007年达到109.5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经济总量跃居全市前茅。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2%,预计2007年达到1.3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76.16亿元,年均增长26.69%。
            ——工业经济快速崛起。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倾心扶持辖区中省市企业做大做强,长庆石化、渭电集团等优势企业效益不断提升。基本完成了区属企业改制任务,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全力吸引工业项目向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与航空港产业园集中,双10万吨气甲醇、金鼎钢构、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处等一批企业相继建成,初步形成以能化、电子、食品和装备制造为支柱的工业发展新格局。预计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65亿元,是2002年的2.64倍,年均增长21.47%,连续两年名列全市第一。
            ——农业经济不断繁荣。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先后建成40个新农村先进村、示范村,涌现出坡刘村、南朱刘村、西蒋村和司魏村等一批先进典型。累计投资1900多万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面积5.7万亩、节水灌溉16.98万亩,完成农村改厕2123户、沼气示范户建设1800户,加固修复渭河堤防22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55公里,全区行政村基本实现了通村道路油路化。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菜果畜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10个种养殖专业示范村、7个特色小区,引进10多户涉农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2007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88亿元,年均增长5.3%。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坚持以打造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为目标,大力发展餐饮娱乐、商贸流通、地热开发利用等第三产业,先后引进晶海鲍翅、华润万家、中地温泉水疗中心、国美电器等一批大型知名企业,建成了人民路商业一条街、新兴路美食一条街、中山街古玩字画一条街等特色街区,成功打造了“渭城餐饮”品牌。房地产、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已成为我区重要的税收支柱。目前,全区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6203户、私营企业1466户,非公经济已占区属经济总量的65%以上。
            五年来,我们着眼于积蓄发展后劲,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坚持以项目建设引领全区经济发展,始终高扬招商引资第一要务大旗,精心构筑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航空港产业园和城区三大平台,成功引进了一大批对渭城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招商引资实现了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五年共引进项目318个,合同引资168.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工业项目66个。先后建设重点项目76个,累计完成投资36.5亿元。特别是今年以来开工建设的60万吨煤甲醇、大唐电厂技改、多晶硅三大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连创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之最。一大批重特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全区经济快速发展。
            五年来,我们着眼于优化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城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坚持以“三创”为抓手,举区一致,奋力攻坚,顺利实现省级卫生城市创建目标。五年累计投资1.2亿元,新建改建了金旭路、咸红路、碱滩路、东西一号路等10多条主干道路,配合市上完成迎宾大道建设,全区形成六纵六横的交通路网框架。累计投资39亿元,实施城区改造860亩,走出了一条具有渭城特色的城市改造新路子。完成了中山街、民生路、新兴路等21条城市道路改造,建成水岸名居、亮马河公寓、七彩阳光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建筑和高档住宅小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环境更加整洁靓丽。扎实开展公路环境整治、卫生村建设和绿色家园建设等活动,涌现出底张、周陵、渭城、正阳等一批国家和省级明星城镇、文明城镇,镇村面貌明显改观。
            五年来,我们着眼于增进人民福祉,群众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9%,分别达到3524元和10200元,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建成了区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完善了区镇村三级劳务输出网络,五年累计转移劳动力12万人次,实现再就业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得到有效落实,医疗救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养老保险扩面等工作深入开展,镇办教师和干部职工全部纳入医保范围。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铺开,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重新启动了住房公积金收缴、补助工作,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入征地阶段。积极落实农村贫困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免补资金达到1265万元。高度重视扶贫帮困工作,帮助6000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五年来,我们着眼于构建和谐渭城,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大力推进省级教育强区创建工作,教育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扎实开展污染源治理活动,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坚持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省、市、区人大代表建议118件、政协委员提案260件,办复率达100%。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坚持实行重大问题讨论征询制度和公民旁听政府常务会议制度,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决策更加科学。累计投资385万元建成渭城门户网站,电子政务得到广泛应用,被国家信息产业部评为“全国电子政务应用优秀区”。普法宣传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妥善解决了供销社、物价所、畜牧兽医站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渭城”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另外,审计、统计、监察、科技、人事、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奋斗伴随艰辛。五年来,我们矢志不移,顽强拼搏,经受住了“非典”、“03洪水”、禽流感等灾害的侵袭,克服了改革发展中的重重困难,在财政压力很大的情况下,确保了全区各项事业正常开展,较好地解决了一大批事关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可以说,过去的五年,既是渭城历史上面临困难和挑战很大的五年,也是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五年的艰苦奋斗,全区人民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天的渭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也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机关干部、教师、公安干警、驻区部队和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支柱产业还不强,缺少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财力不强且增长缓慢,难以发挥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全民创业的氛围远未形成,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干部群众的富裕程度还不够高;投资环境不尽如人意,依法行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作风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同时也诚恳欢迎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各界人士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共同把我们渭城的事情办得更好,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办得更好!
         
        着眼未来五年  力促率先发展
        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渭城
         
            综合分析形势,重新审视区情,渭城已经迎来了快速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在跨越发展、率先发展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在重大项目布局,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继续重点向西部倾斜。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我们将迎来新一轮的开发热潮。随着“大西安”概念的提出和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渭河北岸与航空港产业园的发展优势日益凸现,受到了省市两级的高度重视。西安已经加大产业北移步伐,跨过渭河向北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市委、市政府已明确把渭河北岸作为未来“大西安”的“新浦东”开发建设,主要干道兰池大道和渭河上林大桥、渭河横桥年底前要全面开工建设,渭城的发展将逐步与西安紧密融为一体。航空港产业园被确定为全省三大物流园区之一,列入全省航空产业“一基地三园区”建设规划,随着大型飞机生产、维修、组装项目的启动,航空港产业园必将很快成为拉动我区和咸阳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加之,今年我区引进并开工建设了多晶硅、60万吨煤甲醇、大唐电厂技改等一大批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财政贡献大的项目,已基本奠定渭城引领全市工业发展的大格局。完全可以说,渭城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点上,实现率先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到来,42万渭城人民将在新的起点上阔步前进,用勤劳的双手书写奋发图强的新篇章,铸就富民强区的新伟业。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一条主线,抓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关键,依托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航空港产业园和城区三大发展平台,强化环境立区、农业兴区、工业强区、三产富区四种理念,实现支柱产业壮大、特色产业明显、基础设施加强、群众生活改善、社会和谐发展五大跨越”的基本思路,推动科学发展,加速率先发展,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渭城。
              奋斗目标是:
            ——建设富裕渭城。全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活力与协调性明显增强。到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工业总产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均实现或超过翻一番的目标,分别达到220亿元、2.79亿元、377亿元和193.3亿元,年均增长15%、15%、18%和18%;农业总产值达到8.99亿元,年均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7元,年均增长8%,净增47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22元,年均增长9%,净增1800元以上。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经济结构性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能化工业、高新电子、装备制造、航空物流、现代农业和新型服务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处于领先位置,基本实现率先发展目标。
            ——建设靓丽渭城。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现代化城镇建设体系初步形成,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城镇化水平达到70%。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和航空港产业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开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主要街区特色鲜明,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特色城镇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循环经济形成一定规模,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建设文明渭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显着提高,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依法治区工作全面落实。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着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和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发展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建设和谐渭城。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基本公共需求得到满足。社会更加公平,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更加合理,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干部群众住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化解,社会更加安定有序。“人本财政”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显着提高,基本实现全区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从现在起,我们必须坚持做到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发展,在更深的层次上推动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要从区位和资源优势出发,坚持走出一条具有渭城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始终把依托西安咸阳两大城市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农业转型,积极发展壮大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和观光示范农业,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真正使渭城成为向大中城市提供时尚和高品位农副产品的重要基地;深入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工程,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各镇每年至少建成2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力争引进1户规模较大、带动力强的涉农龙头企业。积极落实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每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面积不少于1万亩。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农业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要从农民最关心、农村发展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五年内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先进村达到80%以上,农村改厕示范村和绿色家园示范村达到60%以上。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加快自然村通村道路建设步伐,全面整修镇村道路,逐步建立农村道路养护管理体制,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切实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创业致富本领。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次。三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镇办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区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化解镇村债务,加强农民负担监管,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公益事业全面发展。
            (二)以壮大支柱产业为核心,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始终把工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紧紧依托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航空港产业园,加快发展能化、高新电子、航空物流、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五年后基本形成以两大园区为支撑,产业布局合理、企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一要进一步加速平台建设。以建设未来“大西安”的“新浦东”为目标,加快制定完善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全力打造渭河北岸生态景观带、高新技术工业带、文物旅游及观光农业带,加快建设硅电子产业园、机械加工园、能化工业园,努力使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成为带动咸阳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加速推进以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兰池大道、上林大桥、渭河横桥建设,拓宽改造咸高路、河堤路,打通朝阳四路北段与咸宋路的连接,形成纵横交错的路网基础,实现与西安的全面对接。着力抓好多晶硅、60万吨煤甲醇、大唐电厂技改、40万吨高清洁甲醇汽柴油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达效。紧紧围绕建设“国家门户机场、国家大型飞机生产维修改装基地和国内一流航空物流基地”三大目标,加强与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部机场集团公司的沟通合作,制定完善航空港产业园整体发展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引进和建设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把航空港产业园建设成最具特色和潜力的增长极。从严控制渭河北岸铁路以南区域和空港产业园规划区内的村庄建设,逐步实施并村迁移,为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和空港产业园发展留足空间。二要全力促进辖区企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帮助辖区企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技术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着力扶持大中型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抓好长庆石化扩能、大唐电厂技改和蓝星玻璃二期扩建等工程。三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落实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难题,鼓励企业创造名优产品,走污染小、效益高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三)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高扬招商引资第一要务大旗,依托重大项目带动经济腾飞,是未来五年渭城经济发展的主题。一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招商、理性招商、绿色招商之路。紧紧盯住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重特大项目。依托区内大企业和目前在建的大项目,开展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再引进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环保型的大项目。二要倾力抓好项目储备和建设。围绕支柱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认真做好项目包装、储备和上报,每年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实行区级领导和部门包抓项目责任制,加大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力度,强化项目督促检查,定期通报项目进度,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三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生命线,切实加强对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持续开展城市和园区周边环境整治活动,严厉打击破坏投资环境的案件。不断提高政府机关招商引资服务水平,探索服务新机制,从严查处“三乱”行为,努力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
            (四)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突出发展第三产业。一要大力发展“商圈”经济。加快实施渭城“商圈”发展规划,不断扩大现有特色街区规模和品位,提升发展人气,力争五年内把我区打造成关中地区特色鲜明、繁荣发展的现代商业区。二要突出发展特色服务业。紧紧围绕打造“美食名城、足疗名城、温泉名城、养生名城和旅游名城”的目标,进一步整合我区优势资源,突出文化内涵和品牌意识,做大做强特色服务业。充分发挥餐饮企业协会作用,下功夫引进国内外餐饮名店,培育壮大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饮食企业和农家乐项目,进一步做强渭城餐饮品牌。支持真草堂、时代丽都、养生堂等足疗名店提升规模档次,优化服务质量,做优“咸阳足疗”品牌。围绕打造中国地热城目标,以中地温泉水疗中心为龙头,不断开发新的水疗项目,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努力做大地热产业。深入挖掘中医文化精髓,培育和推出一批本地医界奇人、医药保健名牌,使养生保健产业更具影响力和吸引力。尽快制定文物保护开发整体规划,围绕“七大帝陵”逐步开发建设一批主题公园和生态观光园,力争秦遗址开发尽快纳入国家计划并启动实施,促进文物旅游产业在五年内实现大的突破。三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评估经济、现代物流、广告传媒、信息咨询等现代商业经济,拓宽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全面提升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五)以打造精品城市为目标,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紧紧围绕西咸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加快城市开发改造步伐,着力把渭城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超前、风格独特的现代化城区。一要深入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要把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和航空港产业园作为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加强与西安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交通路网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对接,使渭城率先融入“大西安”城市群,实现与西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二要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坚持走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以“改造老城区、打造新渭城”为目标,积极实施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扎实推进城区6条主要道路两侧开发建设,全面实施新行政中心建设及周边区域开发,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拓宽发展空间。着眼未来发展,高起点制定镇村规划,重点抓好正阳、窑店、北杜、底张四镇综合试点建设,努力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特色城镇。三要精心打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继续以“三创”为抓手,努力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目标,为广大市民营造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认真抓好市民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城镇环境卫生、市容街景整治等专项活动,彻底改善辖区环境卫生面貌。切实加大投入,实施“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精心塑造一批反映渭城人文历史的城市小品和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味,彰显城市魅力。加强环卫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和创新城市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落实“人本财政”各项措施,让和谐的阳光温暖每一位群众。一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开展“三大创业”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不断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彻底消除“零就业家庭”。认真做好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工作,力争每年转移劳动力4万人次,新增就业5000人次。积极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各项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二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市和农村社区建设,认真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和各项优抚政策,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巩固和扩大社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三要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教育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创建省级教育强区目标。加快建设科技服务平台,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每年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2—3个。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点抓好渭城文化体育中心和农村“两馆一站一室”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保护和有效利用生态资源,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四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安全发展,严格执行“安评”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应急管理,努力提高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抓好“五五”普法宣传,全面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渭城”创建工作,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完善利益冲突调处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科学发展   注重为民务实
        努力建设团结、高效、廉洁的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渭城目前正处在新一轮大开发、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精神面貌、新的工作作风,走好未来这关键的五年,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是新一届政府的神圣职责。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为渭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动力,坚持把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富民强区为己任,以建设“民本政府”为目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一要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开创率先发展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对于我们渭城而言,能不能抓住当前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越发展和率先发展,在未来五年建设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新渭城,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推进创新。要大力推进观念创新。目前,我区面临的一些问题,虽然表现在发展上,但根子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上。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带头用十七大精神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坚决革除一切束缚发展的观念,彻底改变争先意识不强的精神状态,树立渭城人勇立发展潮头的新形象。要站在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新高度,以创新的思维方式高起点谋划发展、破解难题,重点针对渭河北岸生态工业走廊、航空港产业园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工农业发展、城镇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认真真找根源、找出路,扎扎实实定措施、求突破。要大力推进体制创新。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农村综合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破除体制障碍,激活发展要素。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效能建设,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制度、跟踪问效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激发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要大力推进作风创新。牢固树立“站排头、争第一”的思想,重新定位抓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以强烈的干事创业意识,与快的比速度,与强的比干劲,与高的比效益,单项工作争第一,总体工作创一流,把创新的精神体现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和各个方面,真正形成千帆竞发、加压紧逼、奋勇争先的良好风气。对涉及全区经济发展、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要拿出一股韧劲、一股狠劲,紧抓不放,狠抓落实,以作风的大转变推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二要坚持民本思想,着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建设“民本政府”是新一届政府的主要目标,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是我们的重要努力方向。要始终把提高渭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出发点,着力在增加干部群众收入、满足干部群众精神需求、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出实招,求实效。要扭住实现经济率先发展目标不放松,努力推动渭城经济快速崛起,打牢“兴区富民”的物质基础。要千方百计让干部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尽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繁荣局面,使干部群众创造财富的活力充分迸发出来。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加大对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安全稳定等涉及民生领域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群众最关心、最实际、最迫切的事情抓起,坚持不懈办好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切实把群众生产生活安排好,把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把普遍关注的社会稳定维护好。
            三要坚持依法行政,着力提高执政水平。要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依法执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努力建设群众满意的“法治政府”。要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行政问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纠正办事权限和程序不合法、“中梗阻”现象严重、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把政府对经济社会事业的管理全面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要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府常务会议旁听和重大决策专家论证、社会公示、群众评议等制度,全面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要自觉服从区委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群众、舆论的社会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主动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团结一致、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要坚持反腐倡廉,着力塑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一定要把十七大提出的“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反腐倡廉新要求,落实在政府的各项工作中,从思想上、体制上、源头上加大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廉洁自律,带头执行《廉政准则》各项规定,不断提高自身拒腐防变能力。要进一步健全预防腐败体系,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的重要作用,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要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企业改制中侵害职工利益、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教育乱收费、医疗卫生行业中的不正之风、加重农民负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安全生产等群众关注的九个方面作为重点,实行领导和部门包抓,面向社会设立举报电话。对发现的腐败行为绝不手软,从严追究领导干部和当事人的政纪和法律责任,切实树立起清廉执政的人民政府新形象。
            各位代表,展望未来五年,新一届政府的责任重大而神圣,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万众一心,开拓奋进,共同创造渭城更加美好的明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